作者:蕭碧燕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基金教母蕭碧燕認為現在研究所普遍,加上學歷不是太值錢,大學畢業後應先工作,擁有實務經驗後再考慮是否進修。
有一句話說:「學而知不足」,但我認為這句話應該改成:「做而知不足」。尤其是對於即將畢業的莘莘學子來說,在不了解自己要什麼的情況下,總要先「做」,才會知道要「學」什麼,如此,也才能抓到「進修」的能量。
過去我們一般都是念書念到底,再去工作。進職場後,多數人都很認分,「盡力工作、努力賺錢」是極為普遍的寫照,當時不時興「進修」,也沒什麼機會就是了,反正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大家習以為常。
而相較於現在的「大學文憑高中化」,四、五年級生面對的可是「大學窄門」。我還記得,當時大學的錄取率最高不過20%,另外,有一群人受限於家庭經濟而無法進入大學念書,那個年代「大學生」算是稀有動物。
既然大學生稀有,大家的「就學」管道為何?專科,是比較普遍的選擇,很多人國中畢業後就進入專科學一技之長,所以未來畢業找工作不難。
我個人的情況是如此,一路念到大學,畢業後留在學校當助教,因此考上了研究所,因緣際會下到了證管會(證期局的前身)上班,之後到金融業界,然後再到投信投顧公會。也就是念書念到底,再用力工作、努力賺錢的「典型」。
先工作可知道自己缺少什麼、該補什麼
但,為什麼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應該要先「做」,再回頭「進修」?主要是現在大學錄取率高高掛,研究所普遍,又有EMBA可選擇,隨時想進修都可以去。如果先進入職場,有了相關實務經驗,會更清楚自己缺的是什麼,再針對缺的這一塊去補強,會更有效率。
其實當年我進證管會時,很多10年以上經驗的科長級主管,也都是「做而知不足」後,再去進修。他們不是念研究所、就是補強英文,因為當時證券商剛開放,從原來只有10多家,最高數量一度來到600家,而證券是從國外引進的業務,所以英文相當重要。另外,新進的證管會員工都是碩士學歷,這群主管因此覺得自己應該也要更上一層樓——而這些,便是來自職場的推力。
所以,怎麼樣縮短摸索期、釐清自己的方向?我強烈建議大學畢業,有了基礎的學歷後,應該先去找工作;甚至在大學三、四年級時,課程壓力開始減輕,就去找尋工讀的機會。特別是現在,正處於學歷不是太值錢的年代,擁有實務經驗是比較聰明的選擇。
一路念到底的做法已經過時了,不需要做了萬全準備才上工。老實講,過去我在職場面試新人時,「漂亮的學歷」確實有機會贏在起跑點,讓人多看兩眼,並且碩士學歷進來的人,起薪也會比大學畢業生來得高。但是,終究是起跑之後才能見真章,於是最初拿了哪一張文憑進來,根本就不是重點了。學歷是一時的,本事才能讓你跑得又長又久。
而本事是什麼?是態度。態度決定高度,只要願意學,就會不斷成長,就會在工作上獲得好評,就會有成就感,就會有相對應的報償,如此一來便會形成正向循環。如果不接受別人的意見,態度高傲,就算擁有前幾大高等學府的背景也是枉然。
當然,如果態度好,外加有實務經驗,那就更讚了,所以我才說大三、大四課業不那麼繁重時,最好把握打工、實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