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竣傑 / 2017-01 / 圖片:攝影 廖祐瑲

林柏宏:你所有的喜歡,都有無限可能!

第53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林柏宏,《六弄咖啡館》!」當頒獎人吳君如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喊出林柏宏的名字時,他不可置信地瞪大眼,「啊!真的嗎?」的想法不斷在腦中打轉。

走上舞台時,他腦中一片空白,彷彿全場鴉雀無聲,直到從吳君如手中領到獎座時,才回過神,感受到那沉甸甸的重量。

2009年因演出電影《帶我去遠方》進入演藝圈,不到10年的大銀幕資歷,林柏宏就在金馬獎殿堂大放異彩。雖然很多影評家稱他是「天生的演員」,但對大二才接觸電影的林柏宏而言,這項成就似乎來得太快、太不真實,讓他不禁回想起決定當演員前,那段探索自我的時光。

林柏宏拿到金馬獎的隔天,就飛往中國杭州繼續拍攝電影《給19歲的我自己》,直到2016年耶誕節前夕,才短暫回台接受《Cheers》雜誌專訪。

談到學生時的自己,29歲的他大方地說:「我是個從小就不愛念書的小孩。」他不喜歡考試、看書,愛出鬼點子整同學,和《六弄咖啡館》內的蕭柏智一模一樣。「但我不會像蕭柏智一樣只考17分啦!」林柏宏打趣地笑著說。

他自認個性好惡分明,不會因為不愛念書就「擺爛」,會盡本分,準備測驗、寫功課。在老師眼中,他是成績優異的乖學生,卻也因為不強求的個性,讓他很後悔當初沒有依照興趣選組和填志願。

摸不清志趣,高中糾結選錯組

「高二、高三時,我一點也不快樂,」林柏宏臉色一沉,像是重新挖出升高二選組時,面對興趣與社會期待的衝突。

他說,高中時就知道自己比較喜歡文組課程,但當時校園裡有種刻板印象:「文組學生愛玩,理組學生較專心。」加上父母也希望他讀三類組,未來可朝醫學、生物科技、電子等社會認為成就較高的職業發展。

林柏宏雖自知對理科沒興趣,不過,專心背下有跡可循的科學公式,理科成績就是比較好,看在師長眼中,不走這條路,似乎也說不過去。

面對興趣與師長期待的拔河,林柏宏屈服了,最後選擇第三類組。做出抉擇後,性向測驗結果送到他的位置上。林柏宏用手在空中比劃出圓形的性向分布圖,作勢比了比自己的潛力分布,明顯地指向「語文」和「創意」,三類組所需能力「科學」與「邏輯」卻在分布圖的另一端,「怎麼辦!我已經選三類組了!」當下,林柏宏不知所措,馬上拿著測驗結果跑去找老師。

他記得很清楚,老師說:「就選你覺得念起來比較輕鬆的科目,念久了,就會喜歡它。」林柏宏搖搖頭,語重心長地說:「我要告訴所有學生,絕對不是這樣!」因為他原本優異的物理、化學成績,在三類組卻顯得黯淡,不如以往亮眼,這讓他覺得很不快樂,又只能硬著頭皮待下去。之後在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讀了4年,「我念了6年科學,也沒有因此喜歡上理科啊,」他很無奈地說。

「我後來很後悔聽那位老師的話,」林柏宏表示,其實自己很清楚喜歡什麼,卻沒有堅持。「我當時要做的,應該是相信自己心中的聲音。」林柏宏更認為當時老師的話,應該改為:「你喜歡的東西,就算不擅長,也會因為感興趣而不斷努力學習,最終一定有收穫。」

在高中理組度過不愉快的2年後,考大學、填志願時,因為化學科與英文科分數較佳,他「順理成章」地選填台師大化學系。這個決定看似出自林柏宏自己,其實仍然沒有擺脫師長對他的期待。

大一時,林柏宏告訴自己:「當化學老師也不錯,收入穩定,人生就這樣也可以。」對照他現在不斷嘗試新角色、挑戰自我,林柏宏略顯尷尬地替那徬徨歲月做下註腳:「那是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

因為不清楚志向,才會想著「人生這樣也可以」。諷刺的是,林柏宏對未來最清楚的時刻,是父母鼓勵他重考挑戰醫學系時,他打從心底不想當醫師的那一瞬間。雖然父母不斷試圖說服,但林柏宏總以「會考慮」來冷處理,「我其實根本沒考慮!」他大笑地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