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酷青 林承毅 / 圖片來源:pixabay.com

「全球化」的第一步就是「在地化」,而大學絕對有這樣的責任與使命,從同心圓的角度切入。

「今年暑假開始,國立成功大學新生入學的第一門課,就是要和台南的土地連結,校方將規劃多條路線,安排所有新生分組走訪台南的古蹟文化,至少18個小時的課程,學生們還必須以各自的專業領域撰寫計畫報告,希望成為學生未來進入各領域的養分…」──新聞內容節錄自自由時報

相對於多半採取地緣性就讀之國小,國中到高中,大學是最去脈絡化的一個階段,尤其人與環境間的關係,似乎視而不見。

過去大學教育,只是提供了一個隔絕四周的學習場域,聚集一群莘莘學子,四年的時間,他們關進象牙塔,告訴他們要好好念書,不要分心的東張西望,只管專注,如此才能有璀璨的美麗前程。

當然四年之後,拍拍屁股鵬程萬里,或許你學了滿腹經綸的高級知識,但你對於你身邊的一切一無所知,站在功利的角度來看,這有什麼不對,周邊的山水,周邊的人文,關我屁事,我來唸大學不就是要增進知識?

因此當你唸了四年的淡江,但對於滬尾的歷史一無所知;當你念了台灣第一學府,但卻不知道瑠公圳,也沒聽過磯永吉小屋;如果妳唸逢甲,卻不知道一旁的張廖家廟的過去;如果你念成大,到畢業還很納悶學校裡面為什麼有廢棄的城門;如果你念了中山,卻不知道西子灣外頭的鹽埕聚落過去的風華盛事…這樣的大學教育,距離全人教育的目標,實在太過於遙遠。

我們培養了一群高級技術人員、專業人士,但不是知識份子,

「全球化」的第一步就是「在地化」,而大學絕對有這樣的責任與使命,從同心圓的角度切入。

所幸了解在地似乎已經成為近年來的趨勢,尤其社會設計風氣盛行,我想成大絕對不是第一所,但能將這樣的內容規劃進入體制教育,尤其從大一做起,期待能起示範作用。

「了解在地」絕對是培養在地關懷與人文思考的第一步,欣見大學教育的改變,從龍頭帶頭做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