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企業最愛調查,Cheers雜誌再推薦【校長互評】2017大學辦學績效最佳Top20:台科大躍升奪冠,逢甲與北科大名列2、3,雲科大進步最多

不穩定年代,人才需求回歸基本面。成大擊敗台大,奪得企業最愛大學生第一名。台科大暌違3年奪回技職龍頭、淡江大學坐穩私校第一。新鮮人表現超乎預期:成大、逢甲、台科大,實習經驗最能提高新人錄取率。受一例一休影響,工作權益伸張成為管理導火線。

國際局勢前景不明,職場變化快速多端,企業選擇人才的策略也跟著靈活調整。加上本月中正好是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將寄發學科能力測驗成績單的時間點,選對校系,將攸關高中職畢業生日後的職涯發展。在此重要時刻,第21屆《Cheers》雜誌「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結果正式揭曉!

成大奪下企業最愛大學生第一名 台大與交大分居第二、第三

「2017年企業最愛大學生」前5名依序為:成功大學、台灣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其中,成功大學學生因「抗壓性高」,最能反映企業當下人才需求,一舉奪下冠軍,最受矚目(圖表1)。

21年來企業最愛大學生由成大與台大輪流居冠,去年講求實作能力的成大位居第2,今年終於從台大手中贏回第1,更在5大產業中,獲得4項第一。調查指出,企業對成大畢業生評價最突出的幾項特質為「學習意願強、可塑性高」以及「抗壓性高」、「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反映世界局勢不穩定,職場快速變化之際,能夠不斷學習、願意與模糊共舞,維持高度抗壓性,是成大學生在企業中獲得青睞的重要特質。

淡大蟬聯私校之冠 逢甲緊追在後

私立大學方面,淡江大學以彈性辦學、多角經營出名,長年來稱霸企業最愛的私立大學第1名(圖表2)。逢甲大學仍穩坐亞軍之姿,輔仁大學則從去年的第4名回到第3名。

台科大暌違3年重回技職龍頭

技職院校端,多年來都是台科與北科互相競爭,台灣科大連續2年位居第2,今年贏回暌違3年的技職龍頭(圖表3)。由於企業多年來認為人才短缺的原因是「學用落差大」(圖表7),強調產學合作與實作精神的科技大學,越發受企業重視。奪冠的台科大在9項學生能力指標中,獲得6項第1,包括專業知識與技術、具有創新能力、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都讓企業肯定。

新鮮人表現超乎預期:成大、逢甲、台科

至於哪些學校畢業生的表現超乎預期?成功大學除奪回最愛大學生龍頭,也繼續獲得企業好感度第1名,逢甲大學穩坐第2名,第3則由台科大奪下,第4則為淡江(圖表4)。

實習成為提高錄取率最有利的條件

這次調查顯示,招募新人時,超過7成企業認為具備實習經驗,有助於提高錄取率,第二個決定因素才是面試表現。值得注意的是,更有近6成企業希望新鮮人具備跨領域專長(圖表5)。

過去面試通常是決定新人錄取與否的主戰場,當下的應對進退和談吐,則是求職時自我準備的要項。不過,如今企業更看重是否對職場生態和工作本質有具體理解,實習經驗成為檢視的指標。新鮮人在表現上不僅要有「形」,更要在思維和歷練上有「實」。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施立成認為,跨領域能力已是現在的「基本要求」。除了在校時透過雙主修、輔系、跨系等磨練培養個人多工專才,心態上更要保持開放、好奇。

一例一休後,新世代的個人主張與工作權益伸張將是管理導火線

新世代員工重視決策制度的透明、平等,不願輕易和現狀妥協,並且善於利用社群媒體傳播與串聯,擴大動員力,在在都讓企業必須修正和省思以往的管理和溝通做法。調查指出,新鮮人帶來的管理挑戰中, 「要求更合理的工時與獎酬制度」從去年排名第5 ,今年躍升到第 3,充分凸顯《勞動基準法》修法後,今年仍將是企業與個人在工作條件上不斷拉扯的一年(圖表6)。

在用人策略上,企業勢必會趨向「精挑細選」,所以,超過7成企業表示會「加強培訓需要的人才」,增加對員工教育訓練的投資。57.4%的企業指出,會以「更積極的徵才溝通策略」,找到「對」的人,以降低高流動率帶來的管理負面效應(圖表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