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LINE傳送

貓行為諮詢師:與喵星人溝通也能很科學

鄭佩淇 │ 2016-09 │ 圖片:廖祐瑲

當愈來愈多人對「毛小孩」的愛比起自己小孩也不遑多讓時,「更了解牠們」成為另一種新的親密關係需求。以寵物貓來說,因為過去10年台灣養貓人口大增,數量從22萬隻攀升到56萬隻,主要集中在新北市、台北市和台中市等都會區。飼主們渴望多了解身邊的「喵星人」,「貓行為諮詢師」這項新服務也就應運而生。

獸醫新服務,診貓也診飼主

杜瑪動物醫院醫師林子軒,就是台灣少見的貓行為諮詢師。他通過國際動物行為諮詢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nimal Behavior Consultants, IAABC)的貓行為諮詢師(Certified Cat Behavior Consultant, CCBC)認證,成為30多名CCBC中唯一的亞洲面孔。

為何對研究貓行為有興趣?從事獸醫工作逾10年,近年林子軒發現自己的貓行為異常,過去的訓練引導他投藥治療,但停藥後舊態復萌,只能治標不治本。這促使林子軒轉而投入貓行為問題研究。

林子軒觀察,貓咪隨地便溺、過度理毛等行為問題,70%跟環境、飼主有關,例如貓砂盆太髒、居家空間太壓迫等;其餘30%才是疾病問題。他打趣表示:「有時主人來看診就好,貓根本不用來。」因此看診時,他通常會請飼主攜帶家中平面圖,藉此判斷活動空間是否友善,必要時甚至安排場勘,協助飼主改善貓的居住環境。

飼主不當的管教方式,也可能造成變相虐待,「當貓咪一旦亂撒尿時就挨揍,因畏懼而長期憋尿,腎臟自然出問題,」林子軒舉例。這些都需提醒飼主,調整打罵管教的傳統觀念。

「貓的行為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主人和環境的潛在問題,」林子軒說明,他的工作就是做出解讀,並協助飼主修正養育行為及居家空間,最終達到改善寵物行為問題。

動物行為諮詢不等於心理分析

看準現代人視寵物如家人的情感投入,有些人標榜做為動物溝通師,聲稱能與寵物心電感應,甚至透過相片即可參透動物心理,或與死去的寵物溝通,代為傳達心意給飼主。這些服務所費不貲,上門求助者卻所在多有。對此,林子軒分析,人類對於未知想尋求解答、心靈慰藉,是很自然的反應;但動物溝通師提供許多擬人化的動物想法,如報復、吃醋等情緒,他則持保留態度。畢竟,動物行為的專科諮詢是有科學根據的,並非簡單的「寵物翻譯機」概念足以涵括。

相對於由第三方擔任橋梁,其實飼主也能透過一些技巧,找到和寵物對話的頻率。例如響片訓練就是個好方法,可以建立飼主、寵物間的零距離溝通,效果直接且可信。

當寵物做出飼主引導牠的行為時,就讓牠聽到響片發出的喀喀聲、並得到零食等獎賞,重複多次,寵物便明白兩者連結,「溝通不見得非得依賴相同語言,聽障者透過手語、漸凍人透過眨眼,都能充分表達自己,響片訓練也一樣,」林子軒說。

林子軒說,他的工作就像精神科醫師,只是看診對象換作飼主和貓咪。幫飼主找回與貓咪相遇時的初心,是他最大的成就感,也是他能一直樂此不疲的理由。

職務說明書

工作內容

1.盤點人與環境議題:透過問診及分析住家平面圖,了解居家環境與飼養方式是否需改善。

2.解讀貓咪行為問題:包括噴尿、攻擊行為、夜間嚎叫等。

3.量身規劃治療計畫:找出引發貓咪行為問題成因,再規劃與執行治療計畫,並取得主人理解與配合。

必備能力

1.專業獸醫證照:動物行為問題與行為諮詢專科,屬於獸醫學一環,過去較少獨立出來,但愈來愈多飼主重視專業導向的寵物行為議題。

2.對貓咪的理解與愛心:家貓畢竟是非洲野貓的後代,馴化程度不如犬隻來得深;但貓咪聰明且擅學習,若飼主願意配合調整,貓咪行為問題多能獲得有效改善。

薪資概況

主要來自看診收入,採特約門診制。等同一般獸醫行為專科,諮詢對象包含寵物及飼主,收費依個別情況而定,詳洽各大動物醫院或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