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前面對少子化、高齡化雙重夾擊,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指出,扭轉人才的質與量是當務之急,其中關鍵,就是創造能吸引優秀人才願意留台的產業舞台。
「很多人認為,台灣不是沒有人才,只是缺少舞台」我認為,要吸引本土或外來人才留下來的關鍵,除了舞台之外,還有薪水與生活環境,因此政府2016年祭出「產業發展政策」,期望透過5+2的多元產業發展,如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等,讓台灣在世界產業鏈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並創造具高價值與含金量的就業機會,薪水甚至達全球級水準。
提升專業帶來質變,打破體制束縛
有了舞台,也要有足夠專業的人才。事實上,學校與業界還存在差距,縮短學用落差必須跟上全球步調,產出數位轉型與STEM人才,並讓他們具有國際視野與雙語能力,如半導體學院、國際金融學院及傳播學院,都已規劃使用雙語或全英文授課。此外,公務人員的英文能力檢定年限也必須有所提升。
在培養STEM人才上,目前採用產學合作方式,如半導體學院、國際因金融學院的經費有一半來自民間、一半來自國發基金,如此一來便能高薪聘請老師、放寬師生比例、設置科技與跨領域的課程。專業技能則由職業基準來把關,包含業界以及經濟部、教育部、勞動部等跨部會共同設計培育人才的標準,使學習更對準業界所需。
放寬留台工作的法規,並助生涯成長
而面對台灣邁入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人才的「量」也必須提升,無論是跨國或本土人才都必須增加,否則多年後,台灣將面臨65歲以下工作者比例快速下降的窘境,造成勞動人力不足,在生育率無法馬上提升下,我們必須引進大量的外來人才,作法有三:
第一,放寬白領人才來台工作
針對白領人才,放寬相關法規,不僅提供就業金卡,也可申請永久居留。
第二,提升留學生畢業後留台率
預計未來7~8年的留學生人數,從1萬多人擴充到4萬多人,吸引其中的60%留台工作,每年約可增加2~3萬人,同時也鼓勵他們移民台灣。
第三,移工來台助其生涯成長
目前在台移工約70萬人,其中40萬是產業勞工、30萬為照護勞工,當中不乏年輕人或有志者,我們可以協助他們半工半讀取得學位,也幫助擁有技術者更進階能力,成為中階技術者,吸引他們留台扎根。
2070年,台灣15到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將下降到776萬人,相當於一個工作人口就要養一個高齡人口,所以我們必須即刻針對人才的「質」與「量」急起直追,為台灣未來50年的人才永續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