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精華Report

天下雜誌董事長吳迎春:別讓失落人才世代,成為國家的隱性弱勢族群

天下雜誌董事長吳迎春:
別讓失落人才世代,成為國家的隱性弱勢族群

天下雜誌董事長吳迎春指出,企業在推行ESG的同時,當回歸對於人才永續發展的當責,從 今年天下企業公民獎的評鑑結果發現,社會大眾已無法允許企業一面投入公益慈善,另一面卻忽略員工權益。企業的公共利益(公益)與員工利益(工益)是否行為一致,將成為被國人驗證企業良心與否的一把尺。

為何今年我們會特別聚焦在台灣的人才議題上,這與我們一直以來所投入的有什麼關係? 從近年被大力提倡的ESG中,我們發現上到政府、中至企業、媒體、甚至到每一個人都必須一起努力的方向,是一個國家性的問題 –即「人才永續」。

從碳揭露,回歸為「人才永續」鋪路

ESG的興起確實讓企業加倍投入在「Environment,環境」與「Governance,治理」之上,也把CSR延伸到「Social,社會」層面。然而,我們多半把精力投入在前二者,對外也自然聚焦在「偏鄉地區、弱勢關懷」等需求,卻忽略了更隱性的一群人,

「人才永續」不僅與我們息息相關,更是企業內部的關鍵議題,甚至是整個台灣不得不面對的痛點。他們可能是你的員工、親友同事,或是家人,甚至是被你我長期忽略的自己,或許正是因為太過日常,隱身其中的「弱勢」鮮少被提起。

然而,若是連身邊的人都無法讓他們平安喜樂地活著,我們如何成就更大社會的歲月靜好?

企業當責,讓「工益」與公益的行為一致

前兩周的2022年天下永續公民獎CSR評審大會中,好幾家慈善與環境項目表現優異的企業,都因為自家員工的平均薪資太低,或有多起勞動部所裁罰的紀錄,從而與「企業公民獎」的最高榮譽擦肩而過。

可見,社會大眾與年輕世代認為,企業無法僅是「右手對外公益行善,左手缺乏員工善待」,公共利益(公益)與員工利益(工益)是否行為一致,已是國人驗證企業良心與否的一把尺。

專注「人才永續」,台灣產業才能永續前進

最成功的企業永續策略,是基於本業所發展的永續作為。那還有比做好「人才投資與發展」更適合長期投入、產出高CP值的事嗎?除了薪資、福利,我們還能端出哪些更先進與卓越的人才策略呢?

我們這次邀到長期位居「全球管理大師排名Thinker 50」的人力資源開山祖師、來自密西根大學商學院的Dave Ulrich(戴夫.尤瑞奇),Dave將為大會帶來最豐富先進的人才永續見解,同時,也謝謝來自各頂尖企業的講者,包括:資誠人資管理顧問、台灣集保、默克醫療、台灣美光、Google台灣、星展銀行、四零四科技與One Forty,各位的共襄盛舉,將有益於企業界在S(Social,社會)層面上,打造出足以向世界展現的人才永續價值。

最後也同樣重要的,還有我們最好的外商企業夥伴「歐洲在臺商務協會」,感謝他們對人才永續議題的熱情相挺,也謝謝國發會龔明鑫主委蒞臨指導。相信今天的分享,能帶給線上與線下600多位企業主管們更多想法,一起為台灣「人才永續」的創新與落實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