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學:站上AI最前線,培養跨域尖兵

作者/王曉晴 發稿日期:2018-09

站上AI最前線,培養跨域尖兵

跨領域是交大數據所最大特色,擁有多元又厚實的師資、研究能量,這些都是數據所成立的最大支援系統。搭起串連後,交大數據所研究範疇將陸續擴充至物聯網、人工智慧、智慧學習與智慧交通物流等多元面向。

2016年,交通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通過教育部審核正式成立,這是國立大學中第一個專注於數據科學的研究所。

交大數據所所長曾新穆指出,教學特色從英文所名“Institute of Dat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即可略知。

所名中特意置入兩項不同專業,一是Data Science,意指資料科學,教學主軸在於建構資料模型化,及分析建構方法;另一為Engineering,意指工程,主軸在於資料分析工程,並研究如何提升分析品質。兩者結合,即與傳統的資訊工程研究所有了區隔。

跨領域發展,研究題材趨向多樣性

跨領域是交大數據所最大特色。交大身為頂尖研究型大學,擁有多元又厚實的師資、研究能量,這些都是數據所成立的最大支援系統。

在跨領域概念下,數據所隸屬於交大資訊學院,除了本院跨系師資支持外,再結合理學、管理、電機工程、生科等學院系所師資,先架構出學院間的整合交流平台,再建構完整的數據科學學科與教育平台。

譬如,從資訊學院原有的資料探勘、巨量資料分析、電腦視覺化、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學科出發,再跨足電機學院的晶片設計製造、管院的運輸物流及金融分析、生科院的生物資訊與轉譯醫學、工學院的智慧型材料及機器人等,整合出數據科學與工程的核心技術,發展出多樣性的跨領域研究範疇。

交大數據所目前正積極發展四大研究範疇:

智慧製造:透過數據分析,探討如何預估製程良率。所內正與工具機業、石化業等傳統產業合作,共同研究找出可提升良率的製程改良。

智慧金融:所內透過資料庫模型化技術,一來協助銀行業計算個人或企業貸款風險,以期減少壞帳率;二來,可協助銀行業進行資產配置分析,試算藉由何種投資組合,可達到最佳報酬效益。

智慧生醫:例如,曾新穆率領研究團隊進行「iDeepCare」計畫,與三軍總醫院合作,從既有的2,000多張醫學檢測影像中,建構出一個模型化資料庫,並開發一套演算法來判定大腸瘜肉的質性,其判斷準確度可達97%。這項研究已發表在醫學消化內科排名第一的國際期刊,國際媒體路透的“Health”欄目,也曾越洋採訪研究成果。

智慧商務:主軸在討論智慧電子商務的未來與發展。

搭起串連後,交大數據所研究範疇將陸續擴充至物聯網、人工智慧、智慧學習與智慧交通物流等多元面向。

課程架構嚴謹,先行輔導非本科系學生

交大數據所的學生來源相當多元,50%來自資訊相關科系、25%來自統計與數學相關、25%來自其他科系,像是財金、經濟、生科、化學、物理等,學生各自學習需求都不同。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交大數據所嚴謹地架構出課程內涵,主要分成三個層次:預備先修、基礎核心、進階選修。

預備先修以資訊、統計的基礎專業學習為主,由於一半以上學生並非來自本科系,所內會先檢視每位學生在大學的學習履歷,排定預備先修清單,並輔導學生到外院或其他科系進行先修,之後再進入基礎核心與進階學習。

今年3月,交大正式成為科技部核定全國性的 AI 創新研究中心之一。

6月,台灣微軟又與交大合作成立「AI 與數據科學人才培訓暨認證中心」,導入微軟專業認證課程(Microsoft Professional Program,簡稱MPP),放上交大的開放式課程網站,協助學生取得資料科學(Data Science)與AI課程認證。

曾新穆指出,所方會要求學生在核心相關課程要修過,其他則可視個人興趣與需求選修。

在人工智慧快速進化下,數據科學運用有無限的想像空間。交大數據所站在浪頭上,正為台灣培育出一群前線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