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活得無悔無憾,透過管理大師的系統性思惟,可以有效突破個人的視野死角。
對你而言,學業、工作、家庭、友情,哪一項最重要?許多人可能選擇工作,因為能帶來成就感或財富。但《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作者、以提出「破壞式創新」理論聞名的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認為:每一項都同樣重要。
出生在富裕人家、帶著光鮮亮麗的學歷和背景,就能擁有不後悔的人生嗎?不,剛好相反,在哈佛任教,他看到許多畢業生最後向現實妥協:屈就在不喜歡的工作上、犧牲親情與家庭、甚至失去原則做出違背誠信的決定。
這促使他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於是,克里斯汀生在學期最後,安排他認為最重要的一堂課,用企業理論討論三個問題:
1. 如何樂在工作?
2. 如何擁有圓滿人生?
3. 抉擇時,如何秉持誠正的原則?
關於如何活得無悔無憾,透過管理大師的系統性思惟,可以有效突破個人的視野死角。
Action 1:找出能激發工作熱情的動機
你是否覺得從工作中得不到快樂?原因可能來自對目標的動機不足。
工作的動機是什麼?經濟學家簡森(Michael Jensen)和梅克林(William Meckling)提出「誘因理論」,認為企業多以金錢作為誘因,員工才願意做事。不過,非營利組織中的工作者,任務辛苦,所得不多,卻往往比一般企業員工更投入。克里斯汀生以「雙因素理論」,又稱動機理論來解釋這個現象。
動機理論意指:一個人是否能發自內心去做一件事。心理學家赫茲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研究發現,能促發一個人動機的因素包括兩種:保健因子和激勵因子。
保健因子指的是薪水、福利、物質工作條件、公司政策等。當這些因素惡化到可接受的水平以下,就會產生不滿;即使這些因素很好,也只能消除不滿,並無法導致積極的態度。
激勵因子則包括具挑戰性的工作、得到認可、被賦予責任、個人成長等,而且能從中感受到付出有意義,進而在專業領域中發光發熱。
既然大家都明白動機的重要性,為什麼仍無法從工作中獲得快樂?這得回到選擇的源頭。
若最初抉擇時便以保健因素中的薪水為優先,時間一久,自然容易疲乏。如何在保健和激勵因子中取得平衡,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有足夠的動機,即使碰到困難,也有動力克服,那股自我實現的成就感,會激發你更上一層樓。
現在,回頭再問自己一次,你是單純為了金錢,還是帶著理想工作?
Action 2:學習正確分配資源
有些企業在策略擬定時,容易將資源投入在短期、立即的回饋,忽略長遠目標。但別認為只有企業會犯這種錯,克里斯汀生提醒,很多人在規劃自我生涯時,也容易將目光放在短期內可達成的目標上。
策略是由好幾百個決定所堆砌出來的結果,策略是否成功,牽涉到資源是否正確分配。資源分配是個持續的過程,必須先透過排列優先順序,檢視哪些是最重要的選項。
人生的各種資源包含時間、精力、財富、才能,然而資源有限,要做的事卻非常多,除非有意識地管理,否則絕大多數人都習慣出於自己預設的條件來分配。例如,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因此勤奮工作,好透過升遷、加薪來買更大的房子,或帶全家出國旅遊。看起來為家人付出了很多,但這些其實都僅止於短期回饋。
別忘了,教養兒女、經營和另一半的關係,都必須透過長期付出和努力,才能獲得收穫。偏偏許多人因為忙於工作,疏於照顧或陪伴家人,最後與家人形同陌路。
人生最後的結果,都是由每天的各種小小決定所組成,從所做的決定中,也能看出你究竟重視哪些事物。別為了短期的回饋,忽略了十年、二十年後的未來。如何學會正確分配資源,才能獲得對自己真正重要的東西,是每個人隨時都在面臨的考驗。
Action 3:用同理心看待工作與人生
為什麼有些企業推出的產品會成功,而有些產品則走向失敗?關鍵在於,公司想的是「賣什麼給顧客」,還是考量「顧客需要什麼」、「他們想要完成什麼事」?
舉例來說,為什麼裝修新家時,多數人會去IKEA買家具?因為IKEA深知顧客搬家時,希望快速完成,因此設計出能讓人快速找到家具的動線;同時在賣場布置各種實境樣品空間,讓顧客能現場感受,甚至照本宣科設計自己的房間,省下不少時間。
克里斯汀生反問:既然企業會考慮消費者的需求來推產品,與人相處是否也能比照同樣的道理,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與所愛的人相處時,一定希望他開心,甚至想做出一些舉動來感動對方,比如先生看到太太照顧小孩很辛苦,所以想協助分擔家事。只是,有時候心意雖美,卻可能讀錯需求。當先生以為做了家事會讓太太高興,太太想的其實是她需要跟一個關心她的人聊聊。克里斯汀生認為,即使出發點良善,行為本身也發揮了愛,但還是可能發生誤解。
因此,我們要學習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發揮同理心。假使你不知道自己在親情和友情中該扮演什麼角色,試著以工作的觀點來思考:「對方需要我為他做什麼?」就像推出產品時,要先設想顧客的需求,是一樣的道理。
同時,你必須實際付出行動,即使過程中可能犧牲自我,但如果對方是自己重視、而且是願意付出努力讓他開心的人,這份犧牲反而能使你更投入,為雙方形成更深的連結,並建立更穩固的關係。
Action 4:建立和諧的家庭
組織的文化是由一群人不斷以同樣方式解決問題而形成,文化像是一種自動導航裝置,讓周圍的人自然遵循。
當員工碰到問題時,要先了解公司的優先順序,從解決過程中掌握什麼是重要的考量,因為每種組織文化都是流程與優先順序的組合。
如果想判斷一家公司的文化是否健康,不妨問問:「決策前,員工是否依照公司的希望來做決定?所得結果是否與公司的優先順序一致?」若員工做決定時無所適從,就表示好的公司文化尚未建立。
建立家庭文化的過程,也和建立企業文化類似,父母會希望為家庭塑造一定的優先順序,讓孩子不用猜測父母會怎麼做,而是自然而然地知道該如何做。每個家庭都有專屬的文化,家長可依照全家需求,建立適合的制度。但文化並不是制定後,大家就會跟著走,也不是溝通後就會產生效果,而是要親自執行。
克里斯汀生以自己的家庭舉例,他會選擇家裡有人可以幫忙時,進行除草。就算他知道孩子的個頭還小,操作除草機很吃力,但他主要的目的,是要讓孩子知道他們會是父母的好幫手,因此他會告訴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並堅持請他們一起幫忙,最後再感謝孩子。
慢慢地,孩子為自己能幫上父母的忙而感到驕傲,也體認到全家一起完成工作是多麼好玩;漸漸地,他們喜歡一起工作,而克里斯汀生也成功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文化。
好的家庭文化是一個家的快樂源頭。而文化必須透過一次次的互動建立。
如果有人沒照著家庭文化走,必須導正他們的行為和態度,而當大家遵守時,也別忘了給予鼓勵。
Action 5:選擇時,懂得掌握原則
百視達在90年代末期是美國影音出租業的龍頭,當Netflix出現時,百視達還認為Netflix不足以造成威脅。事實證明,Netflix如今是線上影音串流巨頭,百視達卻在2010年宣告破產。
這說明大企業容易偏好過去的成功模式,以既有的財務數字評估,並以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新增的支出和收入),作為是否投入新創事業的基準。反觀新創企業因為直視前方,只專心做想做的事,往往能殺出一條康莊大道。
對邊際成本和收益的思考,也可運用在個人選擇上。
克里斯汀生認為,當你為了短期利益,暫時放下原則,認為破例一次不要緊,之後再堅守原則就好時,往往就此導向最終錯誤的結果。別告訴自己「下不為例」,或認為一個錯誤的決定沒什麼,除了結局大多不會如你預期,而且經常得付出比想像中更大的代價。
不歸路的起點往往由一個小決定開始,如果你意識到踏出的第一步就有違原則,不要猶豫,立即回頭。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5度獲得「麥肯錫最佳論文獎」;著有7本書。2011年被Thinkers50選為「當代50名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