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X歌手熊仔:
不要只追求學歷,你該學會「經營自己」

作者:林若寧 / 攝影:廖祐瑲

何經營自己?才是升學之前該問自己的問題:進入公司和攻讀碩士,5年後的自己會有什麼不一樣?有哪些成長?這才是有意義的比較。

目前台灣大多數的公司,只能讓你在既定範圍內一直做下去,成長是有限的。相對來說,讀碩、博士比較自由,如果你會經營自己,成長會非常驚人。

回顧過去,在台大的2年碩士生涯,我學會了做研究的方法;而在美國的博士時期,我當系上教學助理,台下有一堆美國學生聽我講英文,無論講好講壞,他們都得來上課,我還有薪水拿。後來,我一連拿到密西根大學的系、院、校傑出助教獎,甚至博士最後2年,我已經在系上擔任講師了。

就像熊仔在音樂創作上發現自己的天賦,我也是透過當助教找到教書的樂趣,慢慢摸索出自己人生的方向。

Q:碩士生活非常忙碌,有沒有獨門的時間管理祕訣?

:我的指導教授李琳山有個名言:「時間不是金錢,時間是鑽石。」為什麼?因為鑽石變小就失去價值了。

Q:那要如何擁有整塊完整的時間?

:找一個好的經紀人!

:(大笑)我的時間常常被表演、通告切割得很零碎,難免覺得「一整天就只有這個事了」。但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時間,重要的是「把它框起來」(手指比劃方框),每段時間都填上明確的規畫。

:時間管理不好,最大問題是對自己的能力認知不足,無法預測自己耗費的時間,以為明天可以做完,其實需要花上3天。

我以前會要求學生訂每週目標,列出下週預計完成的計畫,預計要花多少時間,如何分配?然後仔細地記錄實行狀況:完成度如何?耗費多少時間?和預期有多少落差?一整年持續地訂定計畫、檢討、比對誤差、修正,才會讓自己的時間管理愈來愈精準。比如了解1,000字的稿子大概寫多久,評估最晚可以什麼時候開始動筆。

說是這樣說啦,但《親子天下》雜誌一定很氣我每次都在送印最後一刻才交專欄稿件(笑)。

Q:念研究所期間,熊仔從電機跨界到音樂,背後有哪些挑戰?

:老實說,我覺得創作和學業很難兼顧,一旦傾注熱情,很難分心把兩件事情都做到完美。

碩士學位對我而言,一來是個交代,二來是必須完成的事。就像待辦事件,我要找出很多時間把它一一做完。

這樣說,會不會害得大家不想讀碩士?

Q:(問葉丙成)熊仔這樣說可以過關嗎?

:熊仔已經快畢業了啦,現在只差臨門一腳。

其實,一個人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夠找到talent(天賦),作為你的career(生涯)。有些事情你很有興趣,但沒有天分,比如說胖虎很愛唱歌,但不適合。對了,我幫熊仔聲明,熊仔不胖(註)(大笑)!

重點是,我覺得熊仔可以給很多年輕人啟發。要當世界第一流人才,有三個特質:判斷重要事物的「眼界」、學習的「能力」,和優遊其中的「玩心」──找到有天分和才華的事情,投注整個生命的熱情,把它玩到發光發熱,就能變成一流人才。

熊仔很不簡單,走很辛苦的路。要適應台大電機本來就不容易,在這條路上同時要兼顧音樂,其實要有超乎常人的毅力。

不要小看自己的才華。大膽丟棄世俗眼光、勇敢投資自己,希望大家可以因為熊仔的例子,給自己更多自信。

:之前有修過老師的課,後來在YouTube上看到老師的演講,聽到起雞皮疙瘩,就請老師幫忙錄製專輯歌曲〈信〉的副歌。而且我的專輯概念,以無限的符號象徵「一個個體正要被撕裂,但還是一個完整體」,其實就是在談夢想和現實的拉扯。當時我自己也沒有確切答案,老師給了我很多力量跟啟發。

:不過坦白說,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在人生中學會取捨真的很重要。我是一個很龜毛的人,希望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連製圖線條,都要求完美水平,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後來發現,事情愈來愈多,統統都要求100分的話,時間管理一定會出問題。如果都很重要,就試著把標準訂為90分,因為衝到100分要花的時間、心力,可能是90分的2、3倍。

我以前就是過不了這一關。直到現在肩負很多責任,心態才慢慢轉變。比如我大約3年前接行政工作,一天只睡3個鐘頭。一開始確實是焦頭爛額,但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接受挑戰,人生總要有這麼一段時間,試著突破自己的極限。

撐過那段日子後,慢慢比較放得開「對完美的苛求」。現在剩下10分鐘就要簡報,投影片都沒做,還是可以氣定神閒(笑)。有了面對deadline的自信,處理事情就游刃有餘了。

Q:最後請兩位互問對方一個問題。

:(拍熊仔肩膀)你什麼時候論文口試(大笑)?

:(嚇一跳)啊,還沒定、還沒定。

:好啦,我要問的問題可能很難馬上回答。你覺得自己10年後在華人音樂界會站在什麼位置、扮演什麼角色?

:其實我有想過這個問題。之前和李琳山老師討論,曾經具體地描述我想做出什麼樣的音樂、用到實驗室哪些技術。老師鼓勵我:「只有你可以做這件事情。」我覺得跨領域結合,讓技術變成藝術,未來還有很多可能性。

我想問的是,老師現在身為公眾人物,對生活、工作產生什麼影響?對達成理想有哪些幫助?

:學術圈相對是穩健的環境,但未來需要更多創新思維。以前曾有老師開玩笑說:「一群綿羊怎麼教出獅子?」面對未來的考驗,我的理念就是,不能把學生關在教室裡頭。

Bring the students to the world and bring the world to the students(帶學生走進世界,也把世界帶給學生),才有機會培養出能因應未來變化的年輕人。我在外界碰到各種領域的人才,帶來很多啟發,一有機會,也會將這些想法帶到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