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最重要的,是安排「優先順序」

作者:Mr. Market 市場先生 / 圖片來源:finda.photo

一次的演講中,我聽到一位部落客分享到一個「時間管理」的概念。聽完後我發現,學會時間管理,比學會投資理財還重要100倍。

這一點也不誇張,投資理財最後的目的是得到財務自由,讓自己能掌控人生的時間,如果你不會投資理財,頂多只是浪費金錢,但如果你不會時間管理,其實是在浪費整個人生。有這麼嚴重嗎?到底時間管理要做些什麼?往下看就知道。

時間管理最重要的,是安排「優先順序」,所有事情都可以根據「緊急程度」、「重要性」分成4類:

1. 重要且緊急

2. 重要但不緊急

3. 不重要但緊急

4. 不重要但不緊急

你覺得,這4類事情,你必須最在乎的是哪一類?先花 20秒鐘想一下吧。

90%的人,都會選「重要且緊急」的事

例如:老闆找你、主管找你、客戶找你、接不完的電話、回不完的Email、家人有狀況……,這些事不馬上處理,你就會馬上被人處理。但你應該在這上面花多少的力氣?

真相是,做太多「重要且緊急」的事,很容易變成「瞎忙」。

直接從成果來看,你這輩子已經處理夠多這些問題,為什麼每天都很忙,只有自我感覺變良好,但做的事情沒有變容易、錢也沒有賺比較多?理由很簡單,因為搞錯重點了。

你人生中所有「緊急的事」,有90%都是「別人的事」;如果真正想要成長改變,你必須去做「自己的事」,真正必須在乎的,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為什麼反而更應該在乎?因為這一類事情有幾個特色:

1. 各種麻煩

2. 需要持續很長時間

3. 不會馬上看到成果

聽起來很討厭,做起來其實更討厭,結論就是: 90%的人都會放棄「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例如:

●學投資理財…(想學很久了,但卻還沒開戶、沒買過股票)

●練馬拉松 …(整個馬拉松最難的事情,就是報名)

●減肥…(喊了 10年,只堅持過1個月)

●多看書…(一年看沒幾本)

●學英文 …

這些事情看似不緊急,但全部都是「自己的事」。但我們通常只花最少的力氣在上面,最後會放棄、拖拉、擺爛的也都是這些事。

人性,就是會挑簡單的事情做,簡單的事情還會挑著做。

在「自己的事」上,投入最大的時間和精力,講時間管理的書有一堆,方法有一大票。但真正的關鍵是:你的「優先順序」對了嗎?

是趁年輕先學投資理財,還是等拿到退休金再拿錢換經驗?先減肥,還是等到自己受不了才去動手術開刀減重?提早學習多交朋友,還是等老了再去上EMBA班?先養生,還是等老了看醫生?下班回家,是躺沙發看電視划手機,還是充實自己?

正確的「投資時間」,絕對比投資股票的價值高100倍。我身邊很多善於時間管理的朋友,例如有一位,能在學生時代一週接13個家教,大學4年存100萬,能做到這程度,原因就是因為她懂得時間管理。

最後教你3個技巧,馬上改善你的時間管理

答案都很簡單,但也很難做到,所以最後我提供3個技巧,改善你的時間管理:

1. 把所有行程排進Google日曆

別再用手抄,電子的行事曆好用太多,運用好工具節省時間,是時間管理的基礎。日曆上不能只有公事,否則就要檢討自己是不是再瞎忙。必須要包含「重要且不緊急的事」在裡面!最好佔你下班時間一半以上。

2. 每天至少3小時,排除一切打擾

不接電話、不看FB、不回復Email、不陪男女朋友聊天。這段時間,全力用來處理「重要且不緊急的事」。

3. 把自己的時間管理目標,告訴你身邊最重視的人

如果你無法自動自發,或常常忘記目標,可以用這個非常手段。人都有羞恥心,把你的目標告訴對你來說重要的人,讓他盯著你,我試過效果非常好。

「一定要這麼殘酷嗎?」會這樣想的人,通常也最有這種需要。

「成功的人,只是做了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卡內基

(本文原刊載於Mr. Market 市場先生 - 投資理財入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