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on:免學費還給72萬年薪,自己要的人才自己教

作者/楊竣傑 圖片:廖祐瑲攝影,Dyson提供 發稿日期:2019-01

免學費還給72萬年薪,自己要的人才自己教
免學費還給72萬年薪,自己要的人才自己教

戴森公司首先面臨的考驗,是英國工程人才預計至2025年將短缺180萬人。這個棘手現狀,讓戴森毅然決然在工程師、企業家身分之外,肩上再多出一個「教育家」角色,創立「戴森工程技術學院」。

就算是戴森公司,也一樣難以自外於人才荒。面對英國技術工程師短缺問題,與其抱怨或乾著急,詹姆士‧戴森決定「挽起袖子自己來」。他創辦的企業大學「戴森學院」,在《Cheers》雜誌獨家造訪下首度曝光。

偌大的實驗室內,一群年輕學生正拿著馬達,討論它的結構、設計與效能。聲音此起彼落,就像大學校園內電機工程系所的上課場景。

只是,隔天當他們踏進戴森公司的實驗室,馬上跟正職工程師研究馬達如何在維持標準分貝數噪音的前提下,仍可帶動強烈吸力。「上課」與「上班」的轉換,只在一線之間。

這裡是位於戴森總部的「戴森工程技術學院」(The Dyso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教育現場。目的是解決創辦人戴森眼中的「全球性問題」。

「學用落差是全球性問題,」戴森明確地告訴《Cheers》雜誌。他看得很清楚,這不是單一國家困境,而是無論到哪裡都難以迴避的課題,更深深衝擊戴森對培養工程人才的想法。

預見工程人才短缺,辦「學用合一」工程學院

戴森公司首先面臨的考驗,是英國工程人才預計至2025年將短缺180萬人。這個棘手現狀,讓戴森毅然決然在工程師、企業家身分之外,肩上再多出一個「教育家」角色,創立「戴森工程技術學院」。

2016年,戴森拜訪當時的英國大學與科學國務大臣喬‧強森(Jo Johnson)時,即對英國工程師不足提出他的憂慮。於是強森建議他不如進一步參與高教創新,設立新型態的大學。

「老實說,我當時沒想到我們可以這麼做,」戴森說。但「發現、面對、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使他很快跳出框架,轉念決定「自己要的人才自己教」。

2017年11月28日,他和強森替學院動土,宣布5年內投資3,100萬英鎊(約新台幣12億元),開辦強調「學用合一」的戴森工程技術學院。

早在當年9月,這座位於戴森總部園區內的學院,已正式招收第一批學生,是英國40多年來第一個新設的私人高等教育學府,戴森也成為英國首家擁有高等學院的民營企業。

「創立戴森學院的初衷,就是解決問題,」戴森強調。高教人才培育之路,他並不完全是個新手。

2015年,他以詹姆士.戴森基金會名義捐贈1,200萬英鎊給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成立戴森設計工程系(Dyson School of Design Engineering),之後即成為理工學院中最受歡迎的選項。

戴森解釋:「這告訴我們,想成為工程師的年輕人,希望成為實用性的工程師,能實際應用,而非只專注在學業上的工程知識。」他的觀察強化開設培育實務工程師大學的信念。

因定位明確,加上戴森在工程設計界的地位,使戴森學院即使位於馬姆斯伯里,距倫敦市區2小時車程,但自創立招生起,就讓許多英國學子趨之若鶩。

寧放棄劍橋、牛津,學生搶破頭擠進窄門

戴森學院希望工程師透過「小班制」協助大學生成長,並理解他們的想法,因此每年招收人數不超過50人。沒想到,報名人數卻是預定錄取人數的20~30倍。

申請2018年班的人數高達950人,卻僅錄取43人,錄取率僅4.5%;不少學生更放棄英國劍橋、牛津或帝國理工學院的錄取資格,就是為了擠進戴森學院窄門,拿到成為國際級工程師的門票。

究竟它有別於傳統大學的創新之處為何?

1.學費全免

2017年,戴森學院招收33名學生,隔年招收43名學生。共76名英國本地學生不僅「學費全免」,並將他們視為正職員工,提供每年1萬8,000元英磅(約新台幣72萬元)的薪資。

學生免於苦惱沉重學費,自然可專注於學業及累積實務經驗;更特別的是,學生畢業後不需強制留在戴森公司工作,可自由至其他企業工作。

2.與工程師並肩學習實務

戴森學院初期由全球排名百大的華威大學(WMG, University of Warwick)制定課程,學生每週有5天上課日,其中2天在課堂上學習工程基礎學科,另外3天則和總部的工程師肩並肩學習並參與開發、製作及完成各種產品,以將課堂所學實際應用在實作中,貫徹「學用合一」的概念。

戴森學院的學生,每週2天在戴森總部的教室內修習基礎課程,培養專業能力

戴森學院的學生,每週2天在戴森總部的教室內修習基礎課程,培養專業能力。

3.研究與企業實習並進

4年制學院課程的前兩年,著重基礎課程,3、4年級則提供更具體的電子及機械工程科目,學生可自行選擇軟體或電子工程等不同領域深造,並製作專案。寒暑假則有機會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戴森科技與研發中心度過。

若要解決「全球性問題」,絕不可能靠傳統思維。戴森學院就是以企業資源,讓學生無後顧之憂地深入鑽研基礎工程與實作,並同時為企業打造源源不絕的人才庫。

營造交流環境,接觸工程師吸收實戰經驗

造訪戴森總部的這天,園區另一頭的「大學村」(The Undergraduate Village)正加緊趕工。

一組組在蘇格蘭製成,搬運到馬姆斯伯里才組裝的模組式長條型宿舍,是為了讓76名學生入住;後方的圓頂屋,則是包含圖書館、咖啡區、酒吧及放映室的公共空間,將成為實驗室以外,學生與工程師自由互動的地點。

《Cheers》雜誌團隊造訪戴森學院時,直擊工程人員正加緊組裝模組化長條型宿舍,展現有別於一般制式宿舍的「設計感」

《Cheers》雜誌團隊造訪戴森學院時,直擊工程人員正加緊組裝模組化長條型宿舍,展現有別於一般制式宿舍的「設計感」。

這些很不像校園的硬體設施,卻反映出戴森學院處處結合學習與實務的精神。

在戴森企業年資20年、負責戴森學院課程設計的技術總監麥修‧威爾森(Matthew Wilson)談起刻意營造的環境,興奮地說:「當你遇到難題,需要別人以不同角度來一起解決它,這個空間就是最佳環境,」他說。

威爾森表示,公共空間可讓學生在下課後,和工程師聊天、討論想法,從社交過程中學習溝通與建立人脈。更重要的是,他們可從對話中自然而然理解工程師看待挑戰及問題時的想法,將這種「軟實力」變成學生思考與做事的DNA,是戴森學院希望達到的目標。

「人類非常聰明,能解決各種困難與複雜的問題,但要應用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真的很難,」威爾森望向窗外的研發中心說。很多人通過傳統高等教育,在大學4年中也投入很多時間解決學業上的難題;但一進入職場,才發現何謂真正的實戰關卡,「此時,幾乎得重新開始。」

「戴森創造學術與實作同時進行的場域,」威爾森指出,一旦學術能力開始進步,立刻可將概念應用在工作場所,解決現實問題。兩種能力不斷循環、互補,才能徹底銜接兩端,縮小缺口。

落實企業理念,培養工程師更培養領導者

從起心動念到大學正式開課,威爾森分析戴森學院成功吸引諸多人才報考,背後做對的3件事。他強調,這3件事必須相互融合,才能發揮效果。

首先是「挑戰」。戴森學院提供學生具有技術挑戰性的工程學習環境,讓他們在真正的工作場所從事研究。

學生在教室內吸收的基礎工程知識,加上到不同部門實驗室內實際動手做的經驗,再投入個人的心得與創意,很可能就延展出改寫未來生活樣貌的新技術。

其次為「環境」。威爾森說,透過促動交流的各種空間與設備,讓學生被工程師與科學家「包圍」,實際體驗工程師遇到問題時,如何構思、解題及執行,從耳濡目染下內化思維。

第三為「理念」。透過整體氛圍傳達戴森的價值與理念,學生從一開始學習,就知道不應甘於只做安全的實驗或遵循前人路徑,而要勇敢試錯、展現熱情與不放棄的精神。

威爾森強調,這種探索的能力及創造力,培養的不只是「工程師」,更是明日的「領導者」。

「自己的人才自己教。」聽來簡單的一句話,對比威爾森的分析,卻凸顯出當中有多少需要仔細經營的內涵。這所大學帶給學生的,不只是成為工程師的知識,要灌輸的更是工程師精神,並放眼於培養領導者的高度。

走在戴森總部園區中,迎面而來的年輕臉龐,總讓人分不出誰是工程師、誰又是學生,或許,這才是進階的「產學融合」;這一幕,也值得同樣深受產學落差、人才短缺之苦的台灣參考。

戴森工程技術學院 Dyso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創立:2017年

總監:鄧肯‧派波(Duncan Piper)

學制:4年制

學生數:2017~2018年,已招收76人

特色:

  • 1.免學費並有薪資
  • 2.一週上課2天,3天隨工程師工作
  • 3.前2學年修習基礎課程,後2學年鑽研特定領域
  • 4.畢業後不強制成為戴森公司員工